返回

薪酬管理

首页

薪酬成离职主因 日企悄然刮起加薪风

发布时间:2007-12-26 09:22:54

点击数:30618 次

 

  员工的稳定给公司带来稳定的同时,也带来了负面影响,忠诚度高的员工在日资企业里更受到重用,最终的结果是级别越高越忠诚,这使得年轻员工的发展受到不同程度的限制

  “整体而言,我们计划薪资增长12%.”一家来自日资半导体制造企业的HR话音刚落,便激起一片惊叹。

  一直以来,日资企业的薪酬给人的印象都是“偏低”,尤其是在与欧美企业提供的薪资相比时,更显得略低一筹。

  因此,上述HR透露的计划令同行惊讶也就不足为奇了。不过在最近的一份有关日资企业的薪酬状况的调研报告中,在沪的日资非制造型企业今年全年平均薪资增长达11.1%,而这份报告预计,2008年日资非制造型企业的薪资仍将维持高位增长。

  日企薪资难敌欧美企业

  尽管日资企业持续增加薪资,但中智最新的调查结果显示,今年日资企业的薪资水平仍然低于欧美企业。

  与欧美企业相比,日资企业中手工操作人员的薪资水平高出欧美企业6.9%,而其他的层级上则没有竞争优势。

  欧美企业里,总经理级别年薪最高达百万,而在日资企业里,总经理的最高年薪尚不足60万,欧美企业与日资企业的总经理年薪相差近2倍。

  在中间级别经理/课长上,欧美企业的经理最高能够拿到超过34万的年薪,而日资企业的课长最高仅拿到25万左右的年薪,相差悬殊。

  而由于企业性质的不同,日资企业本身也有薪酬差异,非制造型企业的薪酬优势明显。在制造型企业里,总经理的最高薪酬为28万,而非制造型企业的总经理最高薪酬接近50万。在中间级别经理/课长上,差异同样非常显著,制造型企业的经理/课长年薪仅12.8万,但非制造型企业的经理/课长级别则能够拿到20万的年薪。

  将日资制造型企业继续细分为消费电子、家用电器、机械制造、汽车及零部件四种类型后,可以看到机械制造型企业的薪酬优势十分明显,其次是汽车及零部件制造型企业,家用电器与消费电子行业的薪酬则处于较低水平。

  低薪却有常青藤员工

  虽然收入上日资企业的水平不及欧美企业,但日资企业的员工离职率却低于欧美企业。根据中智的调查,多数企业的主动离职率没有超过15%,在4%~15%之间。不同层级的员工的平均离职率约为11.7%,其中工程人员的离职率只有2%,而生产部门的离职率只有7%.事实上,在标准化管理的前提之下,日资企业里员工各尽其责,对于员工而言,个人的力量很难改变流程,按部就班做好本职工作就能够获得相应的评价,适应了这样的状态以后,改变的成本偏高,一般员工并不愿意轻易作出改变。

  与此同时,日资企业对员工的要求和回报之间界限清晰,在被动流失率(即炒员工“鱿鱼”)上,日资企业也相对保守,因此,除非员工主动选择离职,否则企业不会轻易炒员工的“鱿鱼”。

  在这一点上,欧美企业则恰好相反,由于员工不断有危机意识,在离开还是留下的问题上,他们常常会选择前者。因此主动离职的员工比例会有所上升。

  员工的稳定给公司带来稳定的同时,也带来了负面影响,忠诚度高的员工在日资企业里更受到重用,最终的结果是级别越高越忠诚,这使得年轻员工的发展受到不同程度的限制。

  调查显示,中层管理者离职的首要原因是个人职业发展,有超过10%的中层管理者认为在日资企业中个人职业发展受到阻碍,因此选择跳槽,这恰恰印证了上述观点,一些日资企业的中层经理人看不到个人发展的空间无奈选择跳槽。这一情况在欧美企业则不容易出现,在欧美企业里,中层管理者的评价标准是能力而非资历,升迁的机会大,其主动离职率远低于日资企业。

  加薪迫在眉睫

  广州的一家日资汽车厂日前发布了调薪方案,其中办公室行政人员的基本工资将近翻一番。

  这是这家公司近年来增幅最大的一次调薪。加上上述半导体企业的调薪,日资企业增加薪资的信号已经非常明显。

  一个有趣的现象是,在欧美企业里,员工的首要离职原因里常常是个人职业发展,但在日资企业里,员工离职的首要原因则直言不讳地变成了“薪酬”。超过30%的员工因薪资原因选择跳槽,而在欧美企业,则有超过40%的员工由于个人发展原因选择跳槽。

  事实上,日资企业中,各个层级在市场上薪资水平都属于较低的层级,平均低于欧美企业34.8%,低于港台企业5.7%.鉴于此,在过去的几年中,日资企业一直在进行薪酬调整,2006年的调查数据显示,日资企业调薪平均幅度为12.1%,2007年的调查数据显示其调薪平均幅度为9.7,预计2008年的调薪幅度平均为9.1%.在调薪的过程中,受益最大的是管理层,系长、高级专业技术人员和中层管理人员,涨幅都超过10%,较之欧美企业,日资企业的涨幅更高。而在操作工和担当这两个层级上,虽然涨幅不及管理层,但仍能达到8%左右的增长,比欧美企业这两个层级的员工涨幅略高。

更多相关

设计基于绩效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 专家预测明年工资增长比物价快 幅度全球居前 薪酬管理中的难点 职场新人起薪确定内幕 浅谈国企经营者的激励与约束制度 建立员工满意的报酬策略

返回顶部

首页 - 登陆 -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