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05-03-30 15:46:00
点击数:74635 次
养老金大多“收不抵支”
记者:2.5万亿元的养老金缺口不是个小数目,今后会扩大征缴范围吗?
郑斯林:养老金缺口的确是客观存在的。养老金缺口有两个涵义,一是指当年收的养老保险费不够支付当年的养老金支出,就是“收不抵支”;另一个是指“空账问题”,我国实行养老保险制度,按照正常流程来说,企业和个人缴纳养老保险费后,一部分拿出来用于支付已退休人员的养老金,另一部分应存在个人账户中留给自己退休后使用。问题就出在这里,养老金制度从开始实施到现在,部分地区养老保险费一直处于“收不抵支”的状态,这些个人账户从创建起就是空的。
扩大征缴范围是解决缺口问题的一种手段,我们一直在努力扩大养老金的征缴面,目前,对国有企业征缴养老金已基本覆盖完成。今后,我们将把征缴的重点转向民营、私营等非公企业。
养老金入市要谨慎
记者:国家现在已经开始试行个人养老金账户“做小做实”的措施,效果如何?
郑斯林:政府已经在东北三省实施了“做小做实”个人养老金账户的试点工作,目前反馈的效果比较乐观。今年,我国还将在广东等10个省份扩大试点。
记者:养老金今年会入市吗?
郑斯林:这个问题非常敏感,政府也是慎之又慎。目前,入市的风险依然很大,我们不能拿老百姓的钱开玩笑。政府至今还没有明确规定养老金入市的时间表。
“下岗职工”说法将消失
记者:我国在什么时候可以完成国有企业下岗职工从基本生活保障向失业保险制度完全并轨?并轨后对老百姓有什么具体的好处?
郑斯林:目前已有北京、上海、天津、辽宁等12个省份实现了并轨,全国范围内完全实现并轨要等到今年年底。并轨后,就不存在下岗职工一说了,企业的再就业服务中心也都将被取消。
记者:并轨是不是意味着将上调失业保险金?
郑斯林:不一定,各地情况都不一样,这需要结合各省市的具体情况来定。但肯定的一点是,失业保险金依旧由中央、地方、企业和个人四方来出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