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4-04-11 13:58:41
点击数:98410 次
与其“被动猜测”,不如“主动解密”。面对群众的质疑,应主动拆除公务员[微博]待遇的“围墙”,唯有公开透明方能赢得理解。
“碌碌无为过7年,都不知道留下了什么。收入7年没涨,职级7年没变,能力是‘听话加写报告’,社会关系是‘领导加同事’。而人生却已步入而立之年,深深感觉到自己是loser(失败者)”。一位80后公务员在辞职后发出的感叹,令人动容。
公务员,可能是当今中国最纠结、最矛盾的职业之一。一面是每年数百万人争挤公务员考试“独木桥”,一面是公务员群体自爆清贫、吐槽彷徨。公务员,这个本应“普通”的职业遭遇了“围城”般的认知。今年全国两会上,一些代表委员提出“应该给公务员涨工资”,瞬间便引爆舆论,不少网友表示不同意、不理解、不可想象。
我国的公务员队伍超过700万人,这一庞大群体的薪资待遇究竟如何?网上频频晒出的工资单,是“真哭穷”还是“怕露富”?近期,记者走访了广东、江苏、湖南、云南、宁夏、辽宁等地的近百位公务员,听他们聊聊“工资那点儿事”。他们中既有初入职场的青年人,也有即将退休的“老同志”;既有地厅级官员,也有普通科员、股员。
在对他们的采访中,本刊记者发现,同样是公务员群体,其收入水平基层与中高层不一样;发达地区与广大中西部地区不一样;“实权部门”与“清水衙门”不一样。大多数公务员谈不上收入丰厚,一样面临生活、买房、结婚等生存压力。因此,管住“隐形收入”,提高“阳光收入”,是公务员薪资改革必然方向,也是即将开始的新一轮公务员工资改革的现实背景。
“万一比起收入来,我的脸往哪儿搁”
在《瞭望》新闻周刊记者采访过程中,感觉自己收入低的公务员不在少数,在基层公务员和年轻公务员中这一比例更高。
湖南一个大城市组织部干部科科长任正科级实职已有8年,如今每月拿到手的工资3000元出头。“今年春节同学聚会我没去,万一比起收入来,我的脸往哪儿搁?”他说。
记者与两位副科级实职干部聊起工资,他们手拿本月的工资明细单一笔笔细算,实拿分别为2305元和2200元。
“你们的工资怎么比我们还低?”一位负责门禁管理的保安员旁观许久后忍不住插话。据记者了解,这个区城镇居民2013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3万元,社会平均工资接近4万元。相比之下,这两位副科级公务员的工资水平尚未“达标”。
“现在就算去苏南打工,收入也比这高多了。真不知多读了这么多年书是为了什么。”苏北某乡镇一位公务员对记者这样说。这一点即使是受访的群众也多有感受。江苏省睢宁县居民孙光耀说:“说实话现在一些基层公务员是挺不容易的,朝九晚五,轮不到吃请,也收不到红包,每个月就那两千块钱。要不是有公费医疗、养老这些好处,估计都没人愿意干。”
“我们的工资达不到一个好保姆的水平。”湖南一位“副科实职”说,他大学毕业后通过公考目前任职街道办副主任,拿着每月2013.6元工资,他和妻子租了一个车库做住房,苦苦坚守。
职务、职级“双低”的年轻公务员,对薪资压力更加敏感。他们面对的是强烈的心理落差和房价、物价的现实压力。
盐城某县一位工作不满三年的年轻公务员对记者说:“一年下来能拿到4万块钱,说实话和我当初想象的有差距。我的那些没考公务员的大学同学,收入基本都比我高。没想到当了公务员,却成了同学中的‘低收入人群’。”
镇江市一位处级干部则直言现在基层青年公务员收入太低。他说:“我现在一个月拿五六千元,过日子是没问题。关键我这个年纪,已经没有房子、孩子这些压力了。但对于很多年轻人,这部分支出一个月就得两三千块钱。现在物价、房价都高,年轻人经济压力真的很大。”
张莹[微博](化名)是宁夏川区一名副科级乡镇干部,工作4年多的她每月工资只有2476元。“每个月还房贷就要2500元,你说这日子咋过?”张莹说。
广西某地级市正科级公务员林夏说:“刚参加工作的年轻人日子比较难过,普通科员工资拿到手只有2000元左右,只顾个人生活没问题,要养家糊口、买房买车,都还是要‘拼爹’。”
云南省勐海县布朗山乡乡长赛勐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一个月拿到手的工资是2984元,最近在县城买了一套商品房,总价30万元,贷款20多万元,每月还贷压力巨大。“由于收入低,很多年轻人来乡镇干一两年,就走掉了。”他说,国家应该对表现优秀的基层公务员进行奖励,为基层创造“拴心留人”的好环境。
“灰色收入只在传说中”
账面工资低,隐性福利多,这被普遍认为是公务员待遇“公开的秘密”。然而本刊记者调查发现,绝大多数基层公务员无缘隐性福利、灰色收入。不少公务员对被扣上这顶帽子尤为反感。
于立根(化名)今年26岁,一年前通过考试成为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隆德县城关镇的一名普通科员。当被问到有没有结婚,于立根说:“房都买不起,拿啥结婚?”于立根每月拿到手的工资是2735元。隆德县在六盘山脚下,虽是国家级贫困县,但最近县城新开盘的商品房售价每平方米超过3000元。
“网上都说公务员工资高,在一个贫困县城我一个月的工资都买不起一平方米的房子,这能算高工资?”网络上一些对公务员的指责,让他感到很委屈。
“要说福利,中央‘八项规定’出台前,我们逢春节和中秋节还能分别有一千元和五百元的过节费。‘八项规定’出台后,真的是什么都没有了。”张莹说。
隆德县委某部门公务员王志强(化名)是副科级,他每个月工资拿到手3000元。“这个工资水平连个人所得税都没有资格交,真是惭愧啊。”他一脸苦笑,“我们这里经济较为落后,‘八项规定’前就没发过过节费,现在更不可能有了。”
固原市政府某部门的小李告诉记者,市直机关比基层好一点的是每个月有误餐费和交通补贴,但是这两项加一起也不超过两百块钱。其他所谓隐性福利,都是听说过、没见过。“网上说公务员有福利分房,吃食堂不要钱,甚至女性连卫生巾都发,我也一直想知道,这样的好单位究竟在哪里?”小李说。
王志强说,现在网上舆论把个别官员的福利扩大到每一位公务员身上,把对腐败和特权的仇视投射在每一位公务员身上,这对广大基层的公务员来说太不公平了。
而灰色收入对普通公务员来说,更是天方夜谭。宁夏工青妇系统副处级干部李翔(化名)告诉记者,其所在的部门是典型的“清水衙门”,根本不会有灰色收入。“灰色收入大多集中在有执法权的单位或一些窗口单位,绝大部分都是领导层的事情,和普通公务员特别是基层公务员没什么关系”。
苏州一位副处级干部说:“其实我们都希望收入能公开透明合理。公务员收入改革不是简单说增加还是降低,而是一个增加合理性的问题。既要让公务员觉得合理,也要让群众觉得合理。让各方都认可公务员做这些事,应该拿这个钱、值得拿这个钱。”
唯有公开透明方能赢得理解
“毫不含糊地讲,我认为应该为公务员涨工资。”人社部国家公务员局党组书记兼副局长杨士秋在今年全国两会上明确表示,我国公务员职务工资从2006年以来一直没有上涨,解决工资上涨问题有着迫切需求。
“从国家治理角度看,公务员收入应略高于社会平均收入水平。但实际上,不同区域、岗位的公务员工资差异很大,尤其是中西部地区和一线岗位的公务员收入水平偏低。”辽宁省委党校教授周维强认为。
全国两会上,一些代表委员指出,应该正确理性地看待公务员队伍和待遇。不能将一般公务员与手握实权的“领导干部”简单混为一谈,更不能将公务员与“贪腐”划上等号,不能“以偏概全”地将公务员概念“污名化”。
全国政协委员侯欣一认为,与其“被动猜测”不如“主动解密”,面对百姓的质疑,应主动拆除公务员待遇的“围墙”。“如果一直‘秘不示人’,面对公众怀疑总是‘隔墙喊话’,又何谈增进理解与信任?如果公务员的岗位工资、职级工资、津贴标准、福利等全部公开透明,大家看到了公务员工资的真实情况,涨工资也会得到理解,同时也便于立法机构和公众舆论进行监督。”
“当前公务员工资制度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应是工资制度、工资标准体系、公务员晋升机制的规范化、科学化、一致化。”周维强表示,新一轮公务员薪资改革应解决津补贴名目繁多、发放秩序混乱的问题,逐步消除地区和部门之间不合理的收入差距,最终促成公务员津补贴发放与国有资产、行政权力彻底脱钩。“让公务员的工资回归到国家严格要求的位置上,使公务员的收入与其所在部门拥有的权力完全无关”。
《瞭望》新闻周刊从国家公务员局了解到,目前,公务员薪酬改革方案正在研究制定中。全国政协委员、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何宪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表示,未来将着重解决工资结构不合理的问题,使得基本工资占主体,优化工资结构;缩小地区之间的差距,形成合理的地区之间工资关系,建立艰苦边远地区津贴增长机制;工资分配上要注意向基层倾斜,稳定基层工作的干部队伍,处理好和机关事业单位养老制度保险的关系,做好衔接。何宪还表示,将尽快研究、建立公务员与企业同类人员工资的调查比较制度。
“八项规定”引发的工资之“变”
“八项规定”实施后,公务员适应隐性福利下降的心路历程,正在逐渐开启
在基层调研中,一位在街道办事处工作了34年的公务员对《瞭望》新闻周刊记者描述了2014年春节前的一个情景——他多年来少有地到银行从工资卡上取钱充当“过年费”,在ATM前排队取钱的人流中,还看到了许多同事。
中央“八项规定”及多项禁令实施后,一些公务员叹息自己收入锐减,引发争议。本刊记者在走访中发现,目前大部分公务员仍能拥有稳定的收入,一些人表示“隐性收入”被削减,“很多补贴没有了”,“日子越来越难过”,希望工资更加公开透明,薪资改革及早推行。
第一个“裸年”
“朋友们都说我命不好,这两年‘八项规定’管得严,福利大不如前了。”江苏盐城某县一位公务员对记者说,“虽然我才工作两三年,但也能感受到福利的收紧。刚工作时,虽然还在试用期,年底仍能拿到几千元奖金。而去年底只是象征性地发了点奖金,今年过年什么都没发。”
对老公务员而言,他们大多经历了公务员薪资的变化过程。徐州市一位退休公务员告诉记者:“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时,公务员收入不高,那时候的福利仅限于逢年过节发点实物。后来随着经济发展,公务员收入增长,尤其是隐性收入多起来了。慢慢就在百姓心中形成‘公务员收入高、福利好’的印象。”
在苏南某县税务部门工作了十多年的一位公务员,这样描述他工作多年的薪资感受:刚工作那会儿,觉得当公务员真是好,基础工资虽然不多,但其他钱发得多,有时甚至都不知道具体是什么名目。“而且在我们部门,逢年过节各种福利多得吓人,吃也吃不完,用也用不掉,总是送亲戚送朋友。别的不说,印象中那时候就没自己买过油啊茶叶啊这些东西”。他说,后来“阳光”工资了,收入少了很多,一个月就几千元死工资,但各种福利还在。而且“阳光”了几年,慢慢的,单位又开始发津贴补贴了。
“‘八项规定’一出来,感觉立刻就不一样了。真是‘王小二过年,一年不如一年’。今年过年什么福利都没有,去年全年除了工资,几乎是‘裸年’。工作这么多年,这还是第一次。”这位公务员说。
工资“外遇”有哪些
一些专家和社会人士指出,公务员档案工资或者制度工资的确不高,但“额外待遇”不少,因此具有特殊的吸引力。记者在湖南一些地方了解到,这种工资“外遇”在过去的确存在。
比如,一些地方晚上开会讨论给拆迁户“做工作”,加班会发现金,包户到人,工作经费包干,超额自掏、节约归己。这种操作模式,在文明创建、卫生创建、特护期维稳、日常加班等各层面都普遍存在。
一些有职权的单位,办起数量不等的协会甚至经济实体。这些机构产生的收益不少用于发放职工福利。还有的单位,职工生老病死、婚丧嫁娶有各种慰问或补贴机制,还有的搞集资建房或集体参与一些风险低、收益高的信托投资项目。甚至连医保卡,有的地方也曾有每年打入1个月档案工资的惯例。
但如今,这些待遇都被取消。“‘八项规定’和反‘四风’之后,先是不再进宾馆酒店,继而不再进小餐馆,如今食堂招待都很少。”一位财政部门官员说,不仅如此,今年春节连过节费都没有发,“三八节”的工会活动和慰问款甚至加班费等,也都减少甚至取消。
加班的情形也发生了微妙变化。一位实权单位“正科级实职”说,过去单位加班会在酒店开房,餐厅有三餐,下午有“茶歇”,晚上有宵夜,还能抽上高档香烟提神。如今加班,就在办公室,三餐都在机关,以至于一进食堂闻到气味就没什么食欲。晚上不论加班到多晚,也没有免费宵夜。
“从春节到现在没报过一张餐费发票,往年加班费、过节费、考核绩效补贴等现金收入加起来上万元,如今这些都没有了。不取钱应付不了吃年饭、为老人和小字辈发红包的开销。”这位公务员的话语颇显沧桑。
“我们不想要隐性收入”
随着“八项规定”等禁令的严格实施,公务员群体中的另一种声音开始响起。很多公务员对记者表示:“我们也不想要隐性收入,希望能正大光明地谈收入、谈加薪。”
镇江一位处级干部表示,中央的“八项规定”很及时,这股邪风必须及时刹住,公务员群体的形象也需要重塑。“多数公务员只是普通的工薪阶层,并不是‘当官的’。希望工资改革在堵住灰色福利漏洞的同时,建立起科学合理的工资结构和正常增长机制。尤其是要提高基层公务员的收入水平,这也是加强公务员队伍建设、提升基层公务员服务水平和责任心的制度保障。”
在全国政协委员迟福林看来,“这么多年公务员工资都没有明显上涨,过去没有反应,现在有反应,其实是工资外的因素在起作用。”下一步,应“规范收入,形成良好的分配秩序;减少灰色收入、隐性福利的同时,保证公务员靠业绩和工作经历实现收入的正常增长。”
在采访中,很多公务员认为,在改革中尤其要避免“特权式的收入组成”,尽量减少有特权性质的补贴、津贴。真正从工作实际需要出发,增加基础工资比重,不要把补贴和津贴变成普惠制的福利性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