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人才测评

首页

企业人才测评的标准与模式

发布时间:2014-04-11 14:01:06

点击数:107141 次

人才测评的标准、目标结构以及模式问题,既是理论问题,更是实践问题,它反映社会所期待的理想人才发展模式,也制约着测评、考试及面试的效度。近年来,在考试录用和人才选拔目标结构中,存在着一个误区,这就是IQ(智商)与EQ(情商)的误区。

据学者对近几年面试评价目标统计分析发现,在65种常用面试的目标中,共有26个因素出现频率比较高,其中最高的有7个,它们是:语言表达能力;应变能力;综合与分析能力;业务知识与操作技能;举止;逻辑思维能力;知识面。其中能力和知识标准占大部分。这表明,我国目前的评价观和期望标准注重人的能力和知识结构,即过于注重人的“IQ”。    

“IQ”高并不定意味着就是合格的公务员、优秀的领导者、真正的人才。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经常看到这样一个事实:一个人有很高的智力,但却难以与人合作;一个人有良好的社会认知能力,但在工作中却缺乏应有的原则性和责任感;一个人有良好的教育和文化素质,却不安于现状、不求进取,缺乏一种蓬勃向上的精神风貌和顽强执着的敬业精神;一个人可能有很强的能力,但是情绪不稳定,同事关系紧张,很难“充分发挥能力”。人才选择不仅要看某个人“能不能干”,而且更要(首先和特别)看这个人“愿不愿意干”和“他将怎么干?”,即“行为的可能性”和“行为的方向性”的问题。

美国人才学家丹尼尔·戈尔曼博士指出,IQ很高的人未必能够成功,反而IQ平均的人却成功,其原因就在于EQ的不同。EQ,一般称为社会智商或心理智商,也叫“情商”,包括:自制力、忍耐力;热情、积极性、责任心;同情心;协调力。丹尼尔认为人的社会成功基础不仅仅在于IQ,而更多地取决于EQ;如果一个人EQ高,就能够无限地发挥IQ,反之,IQ的发挥就会受到阻碍。日本人才学家土屋京子认为,一个人在社会上成功的因素,IQ仅占20%,EQ要占80%。

人的成就欲、责任感、敬业精神、合作与协调能力、价值观与人生观、信念等,都具有很强的社会性特点,并在人的社会化过程上形成并稳定下来的,是人才选拔和公务员录用过程中应该认真研究的课题。例如,日本在公务员选拔中,首先注重人的品格,即人品,其次是人和知识能力。录用公务员面度的选拔标准是健康、开朗、积极、协调能力、责任感、创造性、执行能力、国际性、爱国家、爱乡土。其中情商占了9项中的5项。并且认为一个人的敬业精神、责任心、协调能力是他日后发展的源动力和基础。

IQ与EQ实际是我组织人事部门历来提倡的德才兼备、又红又专的人才标准,我们在制定人才评价标准中,应该正确处理IQ与EQ的关系,按着更科学、更合理、更能反映人才发展规律的结构确定人才及公务员选拔目标。应加强理论研究,重点弄清EQ概念的范围,EQ在人才发展中的作用;要研究EQ的测评技术,如测量技术、面试中评价技术、考核中评价技术等;要研究EQ在实践中应用的比例,各种测评中的地位及划分方法。

 

更多相关

剖析诸葛亮的人才测评法 企业人才测评的五大误区 企业人才测评的新招旧式 企业人才测评能力管理的有效手段 企业如何选择人才测评工具

返回顶部

首页 - 登陆 -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