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薪资行情

首页

“十五”期间全国电力需求状况预测.

发布时间:2006-08-16 08:47:28

点击数:30306 次

    十五”期间全国电力需求的平均增长速度为5%,这个速度相对“九五”显得比较平稳,电量的总供给与总需求基本平衡。2005年全国年发电量将达到17500亿千瓦时以上。
    国家经贸委对“十五”期间用电构成、各地区供需状况及电价等都做了预测。
首先,用电构成将继续发生变化。经济结构调整使得电力需求结构发生较大变化,突出表现在:第二产业用电比重减小,第三产业和居民生活用电比重相应提高;工业内部高耗电行业(冶金、化工、建材等)和传统行业(纺织、煤炭等)用电比重减小,低电耗、高附加值产业的用电比重相应提高。
    综合考虑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及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逐步推进,预计第一产业用电将稳定增长;第二产业随着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的转变,单位产值电耗将进一步降低,在全社会用电中的份额会逐步下降;第三产业用电在全社会用电中的份额将逐步上升;城乡居民用电将继续保持快速增长。
    其次,各地区供需平衡的差异将逐步缩小。
    “十五”期间,随着进一步实施宏观调控和电网之间的互联,各电网之间的供需平衡差异将逐步缩小。初步分析,东北电网、海南电网供过于求的情况还将延续一段时间;广东、浙江、河北南部等局部地区供应不足的问题在“十五”初期有可能加剧;其它地区将基本保持供需平衡。
    第三,电价对电力需求的影响将趋于明显。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各行各业市场化程度的不断提高,电价对电力需求的影响日趋明显。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影响企业的用电水平。电价高于企业的承受能力时,用电量明显减少;二是影响高耗电产业发展的地区分布和现有布局。高耗电产业将纷纷由电价高的地区转移到电价低的地区,致使各地区电力需求增长格局发生明显变化。随着电力工业市场化改革的逐步推进,电力市场的供需状况将更多地受到电价水平的影响。
    第四,负荷增长速度将持续超过用电量增长速度。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近几年电力负荷特性发生了较大变化。特别是随着空调拥有量的不断增加,气温对用电负荷的影响越来越大,部分省份全年最高负荷逐步由冬季向夏季转移,导致年最大负荷增长的波动性增大,各电网日负荷率、年负荷特性值均呈逐年下降趋势。今后负荷的增长将继续高于用电量的增长,调峰矛盾日趋突出,电网需要的调峰容量逐年增加。“十五”电力供需的矛盾将主要表现在调峰能力不足,或是调峰的技术手段不能满足电网安全、稳定和经济运行的需要。

更多相关

华北电力大学:优良学风是这样形成的 五大发电集团本月启动环境监督员制度试点 陕西:钟点工最低工资不低于4.8元/小时 微软面对中年危机 调整管理结构与薪酬计划 绩效管理--影响绩效管理的因素

返回顶部

首页 - 登陆 - 注册